|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黃春明的台語文觀點商榷台文版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ektiong 12 years, 10 months ago

 

黃春明的台語文觀點商榷  台語文版

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施炳華

 

黃春明先生佇國立台灣文學館的演講〈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引起蔣為文副教授的舉(gia̍h)牌抗議,以及紲(suà)落來的報紙、電視報導。我看各報(台)所報導的(ê),攏是衝突的表象,無深入分析引起兩爿(pîng)衝突的原因,因為報導者攏無佇現場。我佇現場,發覺黃春明所說的攏是伊個人的主觀看法,違背事實,所以誠認真聽、認真記;卜(beh)等交談的時才來發問,無想著發生衝突煞無時間問。

我是嘉義師範學校畢業,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我研究、教學、推行台語到今(taⁿ)已經有二十年,也參與台語支援教師教學「鄉土語言」的輔導,並且是南一書局台語課本(1~12冊)編輯的指導教授。

黃春明靠勢伊文壇有名的身份來談〈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我聽出伊對這個主題並無有深入的了解;伊所講的,值得討論的有5點:

1語言愛佇生活中學,毋(m̄)免佇學校教。

我的認知:若是家庭裡父母對囝兒攏講母語、甚至教母語,台語就袂行到即碼淒慘落魄的地步──青少年台語講袂lìn/liàn tńg,嘛看台語無,無想卜講台語。就是因為過去三、四十年來國民政府「推行國語,禁止講方言」的政策(按1956年的「全面性的說國語運動」、1963年的「中小學各科教學應一律使用國語,學生違反者依獎懲辦法處理」,一直到1987年戒嚴法解除為止),煞予台灣人一般家長佇家庭中對囝兒較無講台語,囝兒(學生)到學校攏講華語(國語)、甚至生活中也慢慢攏講華語。目睭金金看著台語得卜予人消滅啊,經過濟濟的台灣人的爭取,才有九十年度(2001年)開始的每禮拜一節的「鄉土語言」必選課程,正式佇學校教母語(包括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黃春明嘛有講著台灣人所遭受著的語言奉(hōng)壓制的痛苦;毋拘(m̄-ku/koh),台灣人想卜保存母語、台灣文化的苦心,假若像對伊無一點仔hìⁿ-haiⁿ。閣再講,卜共台語提昇到語言書寫的程度,猶是有需要佇學校教。

2教育部無準備好就佇學校實施:音標無統一,「現在小孩子有課本在學校讀耶,也沒有老師,也沒有標準的音,也沒有標準的一個字,就這樣可以學下來?」「標準字沒有,有的話都是借音借字。文字也沒有統一,再來呢老師也沒有,」「你家的子女如果有在國小,或者國中唸書的,有沒有聽他們講,媽媽爸爸這個要怎麼唸?這個要怎麼講?爸爸媽媽說我們也不知道。難道這個事情是好現象嗎?」

我的認知:目前的台語文教育有教育部公佈的音標,700個字詞的常用字,有誠濟台語文教師,「爸爸媽媽不會唸」是因為無學台語文。

台語是佇長期奉(hōng)打壓的環境中拚命咧爭取家己活落去的空間。「鄉土語言」教學實施初期減彩有淡薄仔缺失,透過濟濟專家學者的努力,總算佇2006年教育部公佈「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簡稱台羅拼音);講著漢字的使用,嘛陸續公佈、到2009年有「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字詞」。700字詞是常用字,算是標準字(雖然其中有少數字猶需要改進),母語教學的準備嘛差不多啊。

台語佮國語(北京方言)的語音、詞彙、語法有相仝(kâng)的(比如:我是台灣人),也有無仝的(比如:伊共(kā)我打。國語:他打我。)語言有東(tang)時揣(tshē/tshuē,尋)無適當的漢字,親像國語的「後背」,台語是「尻脊骿(kha-tsiah-phiāⁿ=肩背。古漢語「尻」,指脊骨末端,臀部。)以國語、國字做唯一標準的人看無「尻脊骿」、音唸袂出來,毋檢討家己無學習,顛倒怪台語文,毋是足奇怪的!講話愛學習,文字閣較愛學習,無學台語文,看無就說是怪字,敢(kám)講會通?若有想卜學,看一、二擺,唸一、二遍,就見怪不怪矣(à)。佇台灣經過久長的抗爭才會當(tàng)實施的母語教學就像拄才(tú-tsiah)卜學行(kiâⁿ)路的囡仔(gín-á)共(kāng)款,拄開始是行袂在,咱愛共伊扶持、幫助,伊才行會在,慢慢大漢;伊若一跋倒,你就禁止伊行路,阿伊就攏袂曉行路,袂大漢啊。

我所知影的台語教學,小學生是佇誠自由、 的氣氛中上課的──因為是規定不准考試、無算成績的教學。往往是佇一課、抑是一个單元後面的「學習活動單」來做「╳╳遊戲」,親像「揣朋友」、「臆看我是誰(siâng/siáng)」等等。

南一書局台語課本的編輯群,除了我是指導教授以外,主編藍淑貞是台語文學作家,捌得著誠濟獎,編輯委員攏是現職國小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專業的台語素養,所編出來的台語教材,有日常生活會話、有童謠、有詩歌,配合實際教學,是會當達成培養兒童說寫台語、想像力、文學寫作能力的教材。課本裡雖然有羅馬字、漢字,往往只是做參考,尤其是注重聽、說的低年級,年級愈懸(kuân,高)才斟酌增加字詞。

投入國小「鄉土語言」課的支援教師誠濟,攏是經過政府機關考試認證通過的,大部份是認真拍拚,恐驚教無好煞無「頭路」,所以母語教學是生活化、趣味的。毋是像黃春明講的「沒有教師」佮台語教學歪哥tshi̍h-tshua̍h!當然,嘛有教了無啥好的,敢通「一竹篙反(píng)倒規隻船」?

「文字只是一種符號」,漢字是文字,羅馬字(親像面頂的kha-tsiah-phiāⁿ)嘛是文字。以上是就漢字來講,若講著記音的羅馬字(也叫做白話字),按1885年的《府城教會公報》開始,到今已經有一百外年的歷史,攏是用羅馬字書寫台語。台語文無一定愛用漢字,現在上通行的是「漢羅台語文」(以漢字為主,揣無適當漢字的就用羅馬字)。黃春明的台語文干礁限制佇漢字的標準字。

3黃:若卜佇學校實施母語教育,愛等準備好才來教。「一個語言、一個文字,要讓他變成大多數人(可以用),要經過一段多長的(時間)?」

我的認知:台語文已經有教育部公佈的音標,700個字詞的常用字,是伊毋知影抑是刁工講無這種物件。閣再講,若卜等到伊所認定的台語文字標準化的完成,到彼(hit)時,台語早就被消滅矣──若是干礁偆簡單的幾個生活詞,親像「跋倒」(pua̍h-tó)、「阿嬤」,卻無法度講完整的一句話,就是代表台語已經消失矣。無語言的存在,哪閣有文字呢!

4「台語一鄉一腔,」「為了本土化,閩南話成為台灣話,又沒有拿出一個標準的音、字。」伊舉例:「李昂是鹿港人(本名施淑端),是泉州話,我是漳州的,就是漳州話。」用閩南語寫作,「宋澤萊很早就寫了,他現在不寫了。因為我發現,他寫得很辛苦,啊我們也讀得很辛苦。」

我的認知:

(1)台語早期有無仝的腔調,這是事實;毋拘,伊無看著台語演變漸漸趨向一致的事實,我(施炳華)也是鹿港人,我寫的台語文,逐家是毋是看有,會使得驗證。

(2)「宋澤萊寫得很辛苦」是因為伊早期寫的現象,伊若是閣繼續寫,會愈寫愈順;可惜伊無閣繼續寫。「我們也讀得很辛苦。」是因為宋的初期寫作用字無像即(tsit)碼較(khah)有一致性;讀者若無學、毋學台語文,當然是讀著真辛苦。

(3)提宋澤萊的台語文來涵蓋所有的台語文是「以一蓋全」的錯誤邏輯。

下面一條一條來分析:

 (1)是台語的腔調差別:台語雖然有宜蘭腔(代表純漳腔)、鹿港腔(代表純泉腔)的差別,其他地方是漳泉混合腔;但是因為遷徙、婚姻、生活的適應、有聲媒體的影響,一、兩百年來到最近幾十年來,各種腔調慢慢仔趨向一致,就有所謂「優勢腔」的名稱──,也就是大部份的人所講的,逐家攏聽有的一種台灣話。我本身是鹿港人,為著生活、佮人講話接接(tsih-tsiap)的方便,鹿港腔嘛愛綴(tè/ter3)人咧改變,這是語言自然演變的趨勢。黃春明所講的「宜蘭腔、鹿港腔不一樣」卜按這推演出「台語卜按怎寫?」的結論。是毋知台語的發展演變。

用漢字書寫有一个足大的特色,就是:共款的文字,會當唸無共款腔調的音,所以宜蘭人佮鹿港人、其他地方的人看著共款的台語文字,就唸 (in)家己的腔調。親像:

                            食     飯     配   魯   卵。

   宜蘭:              tsia̍h pūiⁿ phuè lóo nūi.

             鹿港:                tsia̍h pn̄g phèr lóo ln̄g.

     台北同安腔:        tsia̍h pn̄g phè lóo nn̄g.

(大稻埕區)

目前咱所看著的台語文學(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史詩等)的作品誠濟,全台灣各地無仝腔調的作者攏有,就囥佇黃春明演講的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的「台灣本土母語文學常設展」。伊來這个所在演講,煞講台語無「標準的音、字」,真歹(phái)用文字寫作文學作品,等於是家己共目睭掩(ng)起來,講:「無看見!」「國立台灣文學館」幾落年來的拍拚收藏煞予人看做那糞埽咧!自由時報5,26的報導標題是:「黃春明論台語文 成大教授踢館」請問:是啥乜人來踢館?

(2)宋澤萊的台語文屬於台語文發展史中的早期試驗作品,有伊的限制。林香薇〈論宋澤萊台語詩《一枝煎匙》的用字與用詞〉(《師大學報》48卷第2期【人文與社會類】)說:

第一、宋氏的用字向來是以字源字為主;第二、宋氏較少使用方言字,所以出現頻率都偏低;第三、從〈抗暴个打貓市〉(1987)到《一枝煎匙》(2001),宋氏的標音字和標義字的使用比率大幅升高,尤其是標音字的部份。《一枝煎匙》裡詞彙選用的情形……,常常夾雜華語詞彙、文言語詞,使得文讀音語詞大量增加,尤其是華語用而台語不使用的詞彙,往往阻礙了讀者的閱讀。

按宋澤萊的〈抗暴个打貓市〉(1987年)到現在,台語文的發展已經行向會當順利書寫並且有「一致性」的地步:

a.用漢字的一致(大多數以教育部的700字詞為主)。

b.使用「漢羅台語文」(以漢字為主,揣無適當漢字的就用羅馬字)。

 

黃春明敢捌勻勻仔(ūn-ūn-á)讀過台語文學作品?敢捌真正對台語文好好仔研究?(伊講「標準字沒有,有的話都是借音借字。請問:台語「我是台灣人」是毋是標準字?抑是借音借字?」)毋知(抑是故意當做無看見)台語佮台語文的發展,煞用早期的、單一作者「以一蓋全」,是背反事實的論述!

(5)獨尊統一的「國語」:「中國的幅員這麼廣大,但是,文同、文字是共通的,但是發音講話都不一樣,還是呢,要來一個標準語。……這樣小孩子學語言才方便,孩子不能太複雜。你(語言學習)不方便,反而增加了他們的一個一個學習的困難。所以北京話只有四聲嘛,陰陽上去,那這個北京話,是這樣子的。」「台灣人,為了說要重視本土的教育,……鑽到牛角尖去了。我去年到災區去表演,帶著劇團去表演。高雄縣的六龜國中,有閩南人,有客家人,還有原住民,還要學英文。這裡是閩南話,……這邊就客家話,那邊是原住民。我想,學生會瘋掉。也真的是很了不起。怎麼搞成這樣呢?教育搞成這樣?」蘇貞昌咧做屏東縣長的時,是母語教育上有希望、上成功的時期,按黃春明面頂的話會當證明。講家己的母語是人上基本的語言權利。學講家己的母語哪會「起痟(siáu)」?若會當閣學別人的母語,增加溝通的機會,毋是閣較會促進無仝族群的和諧?伊煞顛倒講「教育搞成這樣?」1996年的《世界語言權利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Linguistic Rights)支持語言權利,特別是瀕危語言的語言權利。傳承母語,維護少數族群的語言權利,是符合國際潮流的語言權利的;伊無安爾想,佇伊心中干礁有統一的「國語」。

結論:

黃春明先生是有名的鄉土文學作家,得著一般人的肯定;毋拘佇「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議題上,伊親像一粒棋仔予人囥毋著位(若照吳明益教授的補述,是黃自己定這個題目的)。伊的觀點是:獨尊統一的「國語」,說、寫原住民語、客語、台語會增加混亂;完全抹烏台語佮台語文的發展、台語文教育的事實;全盤否定了台灣人幾十年來佇艱苦的環境中為著保存母語所做的苦心佮對未來的希望,毋才會引起抗議、致使「台灣人」煞用「國語」罵「五字經」,使予兩爿(應該是三爿,「百年小說」無包含台語小說,雄雄出一个〈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的議題)攏受傷的遺憾事(tāi),是啥人造成的?

各人有各人的觀察點佮認知,無法度要求一致;但是,黃春明先生是徛(khiā)佇台頂向逐家講:台語文無標準化,用文字寫(並且台語文只限佇漢字)真歹(phái)看有、上好是用華文寫。咱毋通看輕伊的影響力(按照主辦單位的計畫,這是全程錄影,卜予有興趣的事後佇網路上隨時點看的),蔣為文認為黃春明扭曲了規个台語文書寫佮教育,擋袂稠(tiâu)才舉牌抗議。

「事無兩造之詞,則獄有偏聽之惑」,當學界、媒體攏咧譴責蔣為文的時,我感覺有必要共現場黃春明所講的重點佮「我的認知」講乎清楚,請逐家心平氣和來做一個公評。

最後,我閣強調:語言是文化上重要的要素,語言若消失,文化就無存在,彼个族群也就消失矣。原住民就是上好的見證;所以現在的原住民嘛咧用 (in)的語言文字來記錄 的心聲、 的文化。台灣人敢忍心看著家己的母語、台灣文化消失嗎?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