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當我伏案書寫,正如仰望繁星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ektiong 12 years, 10 months ago

 

當我伏案書寫,正如仰望繁星

 

在所有其他東西都失去之後,對我來說語言是不可能失去的。這是最後的、最主要的家園。

                                                                          希爾黛.杜敏(Hilde Domin)

 

十幾年前我在寫《本日公休》時,曾被宋澤萊老師稱為是「第四代台灣作家」(請自行把「家」拿掉),當時在幾次向宋老師請教的機會裡,我曾提過一個寫作上的困難,那就是我究竟該用什麼樣的語言重現故事。宋澤萊老師當時認為我的「北京話」(他的慣用語)已經比「台灣話」好,所以他說,就用你熟悉的話來寫,「但是也要認真學台灣話」(這裡的台灣話指的是河洛話,或有人稱為閩南話,對讀這篇文章的人來說,確認這個名實有差異的詞即可,我目的不在談哪一種稱呼較為適當,只是選擇我母親常稱呼這種語言的用詞,就是「台灣話」)。他也認為描寫跟對話使用的語言可以分開處理。

 

我從小在家裡講慣了台灣話,語言表達上大抵是沒有太大困難的,有一回我還曾在台灣教授協會用台灣話演講蝴蝶生態。困難的地方是書寫體。怎麼書寫讓讀者感受到小說裡人物的背景,語言的文字化當然是重要的一環。

 

幾年後我與黃春明老師也請教了這個問題,他有一個看法讓我印象深刻。他提到他父親那一代的日語比中語、臺語都來得好,但1946年國民政府禁止日文版的雜誌與報紙欄,這再來一次的語言禁錮,背後當然是政治權力的因素,本質上也是文化宰制的手段。我記得黃春明說,如果你現在的日語還跟你爸爸那一代的日語一樣好,那麼你在語言的使用、文化的理解上,又多了一層的可能性。

 

 

1999年我初識黃春明老師的時候。

 

 

其實我還未上小學的時候,我父親曾認真地教我五十音,和一些日常的日文用語。我至今仍記得父親的日語口音,以及他用萬國音標唸出來的英文,只是當時我並沒有認真學習那個「殖民者語言」。幾周前我和陳雨航先生一同評審,他問同為評審的甘耀明和我日語、日文能力到什麼樣的程度?因為我們的小說裡都曾試圖重現那個日語時代。事實上,我跟甘耀明都沒辦法真正閱讀日文史料。我們都用了間接的方式,來接近那個時代。

 

雖然我和家人一律使用台灣話溝通,但很感羞愧的是,我的台灣話已不如我母親那一代的「有活力」。為了重現某個時空、某些人生的活力,我曾一度狠下心來閱讀台語字典。我的第一本台語詞典是1991年遠流出版的《台灣話大詞典》,由陳修老先生畢其一生心力所撰寫。那詞典太昂貴了,我當時根本買不起(記得要兩、三千塊),所以其實是1992年朋友送我的珍重禮物。

 

當兵的時候我開始動筆寫一系列中華商場的小說,彼時母親每講一段我覺得有意味的話語,我就要求她再講一次,然後去查詞典漢文該怎麼寫,羅馬拼音該怎麼拼。未幾我上了研究所,當時也是現在台文館館長李瑞騰老師主持的現代文學教研室裡,有一套自立晚報出版的《分類台語小辭典》。這部辭典對我影響也很大,因為它查起來很便利,不是詞典式的便利,而是小說寫作上的便利。比方說我記得它是把名詞、動詞分開來編排,因此查一個動作,常常就會連帶地看到其它有趣的動作;查一個詞,往往就會連帶看到一系列相近的詞。比方說查天頂(téng),你會順便看到天公(kong),簡直像可以連綴成一部小說的詞典似的。當時我覺得拼音並不困難,比較難的是重音與音調的部分,我一直搞不懂標注的法則,而且台灣話音調上的變化,在各地頗有差異。

 

那時候我曾寫過一篇叫做〈眼井〉的散文,裡頭寫到我父親眼睛開刀後我去看他,兩個辨色力弱的父子站在醫院的花園前面,我問他眼睛還好吧?父親說:「目睭摛開,會感覺撓撓刺刺,親像狗蟻旋過去同款。所以,只好放乎一直睏。」我使用了那本詞典裡用「旋」來做為「sōan」(不曉得有沒有拼錯)這個奇妙動詞的漢字,直覺很有動感。不過當時這篇文章得了一個文學獎,擔任評審的南方朔在最後一輪投票給了這篇文章零分,認為我用字用錯了,其實我用的正是那本詞典的用法。

 

研究所的時候,沒有唱歌欲望的我跟著李國俊老師唱南管,主要就是為了傳統南管譜上那奇妙的台灣話文。「在」這個時態語詞,在泉州音的南管譜裡被唸為「tū」(一般人唸起來比較接近teh),有時會寫為「佇」。「我佇此等你」,「我佇此等妳」,「我佇此等汝」。啊,語言如斯,這個字當時如此震動我的心弦,彷彿那個等待就是一種徘徊,一種遠望,一種風鈴被時間在耳畔輕輕敲擊的聲響。

 

正如幾天前我在百年小說研討的發言講的,我是一個不善長告別的人,在我還能動筆的時候,多麼不願曩昔的生活變成一種聲音、一種古調、一種會飄散在空中,像月暈一樣淡薄不可捉摸的物事。

 

於是,幾天前的「黃春明、蔣為文事件」,我遂有幾層的感想。

 

一直以來,我總試圖要解脫漫長的學術生活的套索。雖然學術上的要求,在某些部分與創作並無二致(比方說要認真以對),但某些部分卻是不一致的。

 

一個作家是否應用「母語」寫作?我以為在創作上不成問題。因為創作者理應使用自己認為最適合的武器:該用鎗的時候扣板機、該射箭的時候拉弓,該用血滴子的時候就讓自己咻咻咻地飛出去。當然有的時候是反過來的,當讀者預期你會動鎗的時候你用圓月彎刀,以為你在拉弓其實你在準備袖箭。凡是能呈現落筆背後意志、震動、想像、意圖的所有可能性,都應該可以取為創作手段才是。

 

但學術上則是另一回事。學者或許得定義「母語」是什麼意思,然後再自我詰問「母語」以及「殖民地語言」的關係與背後的政治、文化意義,接著還得拿這樣的思維使用語言的框架,搭起一個結構性的建築。人們會要求那裡頭不能自我矛盾,盡可能沒有動搖之處。

 

台灣話過去是否曾出現文字書寫的形式?當然是有的。教會羅馬字、郭秋生提倡台灣話文,都有過實際的書寫系統。現在我們的台灣話書寫系統該怎麼建立?確實可以在學術上一面辯論,一面試探。至於一種文字系統能否被廣泛採用,當然涉及政治權力的問題。只要透過教育,基本上不會有部分人懷疑尋古字或拼音文字是否難學的問題,因為中文本被普遍認為世界上最難的文字系統之一。而正如注音符號並不是唯一認識漢字的音符系統一樣,我們不也漸漸熟稔了那些「符號」?(雖然永遠有人ㄣ、ㄥ不分)即使像原住民語原沒有書寫系統,如果現在有一批使用者致力於構造一種書寫系統,當然也是樂觀其成的事。(事實上,已有許多原住民作家以拼音寫作。)

 

就這點來看,蔣教授努力試圖讓一種曾有多種表達形式的語言,以自己的研究漸漸形成一種眾人可接受的文字表述方法,無疑是件可以祝福的事。(當然成功與否,是另一回事)

 

我試著聽了有點混亂的片段錄音檔,當黃春明老師以一個流利的台灣話運用者,以一個創作者的身份去談「「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的時候。在我看來,那並非是一種「學術表達」。而是一個小說家、舞台劇作家、文化工作者對書寫的說法。身為一種象徵著自由向度的創作者,跨進了一個可能會被另一種向度的人,用不同標準檢視、挑戰的舞台,受到質疑當然是可能的。蔣為文教授對黃春明老師的質疑,正是建立在一種「學術上」的(以致於他當場與事後皆反覆訴說,黃春明並不是一個研究台灣話文的學者,怎麼可以用某些說法「誤導」聽眾),但卻不是創作上的。

 

黃老師既然不是學術上的表述,蔣教授又非創作者,何必急於挑戰?我以為,這和黃老師的作品和人向來在讀者接受上,極有影響力的緣故。

 

影響力或許也是這次爭端的隱性關鍵詞之一。事件發生後,許多人討論的重點放在,台灣話文會不會反而窄化了閱讀群?用一種少人操用的文字系統寫作,會不會導致讀者縮減,或無法造成讀者理解?我深深崇拜的作家以撒‧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是出生於波蘭的美國籍猶太人作家。他努力使用漸漸少人使用的意第緒文寫作,而意第緒語有時也被某些學者視為是德語的一支。

 

以撒‧辛格我在網上查到的意第緒文寫法是יצחק באַשעװיס זינגער。(使用的是希伯來文的符號系統)對不懂這種語文的我來說,這跟M44星團上某顆星球的外星文沒什麼兩樣,但以撒‧辛格的作品魅力硬是讓數十種語文的譯者必須努力去閱讀他的作品,並且投入轉譯,終究還是在多年以後影響了島嶼上的一個書寫者如我。我為他的作品流下的眼淚,也是對那個古老的聲音、腔調、文字的一種致意。

 

我以為,創作者其實是可以不考慮作品此時的閱讀者群,而努力讓自己的作品成為像以撒‧辛格一樣,眼光寄望於未來。是讀者如我們「得」走進那個星團的核心,是我們「得」讓自己被影響,是我們得向他的意第緒語寫出的故事,以淚水與心靈震顫致意。

 

我以為創作者是可以「引導」他的讀者、他的世代、他的土地的未來的,而他的價值正在於此。但相對地,學者在自我的領域裡窮經皓首,也有一個隱隱意圖影響世代的遠景。但成功與否,此刻實難論斷。衝突結束之後,無論是黃春明老師或是蔣教授,都得讓他們的作品與論述各歸其位──影響讀者,影響下一代。時間會是所有競爭者唯一的裁判。

 

我以為有動人的作家,也有動人的學者。在臺灣話研究上,可以在許極燉、鄭良偉、洪惟仁、李勤岸、張裕宏諸位老師的作品中看到(請恕我省略這幾位老師之間的同異之辨)。甚至在陳冠學這類可能在學術圈裡被視為「不算學者」的身上,也可以看到(雖然我不同意他部分的作品)。幾周以前,我在上到陳冠學的作品時,曾印了《臺語文的古老與古典》中一篇名為〈西北雨〉的文章給學生。文中提到現在被普遍化寫成「西北雨」的「那一種雨」,應該寫成「夕瀑雨」。像這個詞,我以為純用語音表現,總有那麼一點點遺憾。特別是如果我寫的是午後,黃昏以前,因對流作用開始下起狠辣、豐沛如水瀑的雨,那文字的視覺意象如此強烈,那語詞本身就是詩。

 

讓我們嘆息一聲,靈魂像突然之間被親吻了一下的,是詩,而非僅是語文,不是嗎?

 

而我做為一個幼稚的,缺乏使命感的寫作者,仍願再學習台灣話文的各種寫作方式,理由之一當然是它是我口語表達裡重要的一種形式,是我最後的家園,而能傳遞它的是地球上智人僅存的象徵:文字。因為,當我伏案書寫之時,正如仰望繁星,而我正站在其中一顆上。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